首页 资讯 查看内容

北大教授称“庆幸没做母亲”,评论区炸锅:生孩子并没有谁对谁错

2023-08-04 15:03:14

来源: 文文教育日记

关于生不生的问题,无论是多么德高望重的人都是无法评判的,因为这只是大家的个人选择与个人喜好,并不存在对与错,但只要是牵扯到这个问题,就容易引起一阵风波。

比如北大的女教授在某次活动中发表了自己对于生育的看法,就引起了网友们的不满,“要不要生孩子”这个问题,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。

北大教授称“庆幸没做母亲”,评论区炸锅:生孩子并没有谁对谁错

现在社会各方面发展都十分迅速,除了生活条件有所提高之外,房价物价也面临着大涨价,虽然以前不是很发达,但至少人们赚的钱能够维持正常生活,买到属于自己的车房。


(资料图)

现在生活条件是上来了,工资也涨了,可是却存不到自己的手上,年轻人想要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甚至需要十年二十年,而且还要背上巨额的贷款。

在这样的生活压力下,生孩子这件事已经不是最主要的了,所以有很多年轻人都开始选择了不生。一位北大的女教授也做了同样的选择。但却引起了网友们的不满。

这位教授表示:“自己每隔三天,就会庆幸一次自己没做母亲,我爱我的母亲,我也歌颂我的母亲,但这丝毫不改变我对自己不是母亲的庆幸。”

就是这样的观点引来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,有很多没有孩子的年轻人表示,不做母亲并不是什么错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,而所谓母爱的伟大也都是建立在母亲的痛苦之上的。

之前有一个很火的问题,就是想想自己的母亲“如果没生孩子,现在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”,大部分人都表示,自己的母亲会有很多钱,很多爱还有自由的灵魂。

也这是很多人选择不生孩子的原因,但是有的人却觉得,不生孩子永远都感觉不到做母亲的快乐,这样的说法有位网友也回怼到:“我姐一个月三万自己花,她还不快乐?”

有很多人都曲解了母爱,母爱确实伟大,以至于有很多家长用自己成为母亲的痛苦经历去绑架学生,这样的母爱不仅伟大,还令人窒息。是否要成为母亲,还要看自己的实际条件。

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,学生就是“建筑”,不要盲目的就生

很多网友表示:“不生孩子就是成年人最大的自律。”事实也就像她所说的一样,现在这个社会,总是会有各种事件来提醒你应该成为一个母亲了,但是却没有为你成为母亲后的生活做出一丝的补贴和贡献。

有些人为了成为母亲而不考虑好自己的家庭条件就盲目生子,最后不仅不能提供给学生良好的教育,也不能提供美好的生活,与那些家庭条件好的同学简直天差地别。

难道这样,还是要生吗?让学生来到这个世界上遭罪,也是一件伟大的事吗?当有了足够实力,能够提供给学生美好生活的时候再生,才是对学生好。

家庭教育不容忽视,如果不能优生,还不如不生

母爱确实伟大,但并不是家长束缚学生的借口,很多人对母爱的敌意,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,用生养的艰难,来变相的控制学生的自由,这样的母爱,谁敢接受?

而造成这样的原因,就是没有好的家庭教育,想要生出来优秀的学生,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,家长必须学会与学生和睦相处,并且给学生提供足够良好的生活条件。

在十几年前,家家户户都是一样的穷,那时候学生的起点都是一样的,所以只要好好学习,就能够出人头地,可是如今已经不一样了,家庭条件好,家庭地位高的家庭,就是比普通家庭更有权威。

掌握的教育资源更好,拥有的未来机会也更好,并且学生的生活条件也令人无法想象,在这样有巨大差距的年代,谁还忍心让自己的孩子生下来吃苦?

所以各位想要成为家长的人好好想一想,自己能否承担起教育好一个学生的重任,而不是也养大就行,更要把他养好。并且学会成为一个家长,为学生的未来负责。

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一步,学生的起点是由家长提供的,如果家长能够负起责任,将学生培养的好,学生未来的终点自然不会差。可如果家长给予不了好的起点,就不要让学生参加这场不公平的比赛。

今日话题:你觉得生好还是不生好?

(图片来源于网络,如若侵权请联系删除)

关键词:

最新新闻
回顶部